随着全球气候变暖的加剧,极端灾害性天气事件、干旱、洪干旱、洪水、沙尘暴、冰雹等自然灾害频繁发生,极大地制约了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濮阳市位于河南省东北部,黄河下游,是黄河冲积平原的一部分。位于北温带,属于温带季风气候,春季干旱多沙,夏季炎热多雨,秋季晴朗阳光长,冬季干旱少雨雪。年平均气温为13℃夏季极端最高气温约为43.1℃,冬季极端最低气温为-21℃。年无霜期为200d,年平均降水量为500~6000mm。近年来,在全球气候变暖的影响下,濮阳灾害性天气的数量和强度显著增加,气象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逐年增加。因此,加强气象农业科技服务,提高农业抵御气象灾害的能力,不仅是实施科学发展观的需要,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是促进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保障。
1气象农业科技服务发展中的关键问题
1.1投资不足对提高气象农业科技服务能力的制约性
长期以来,虽然气象农业科技服务的快速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气象产业的全面发展,但由于缺乏专业规划理念,往往只关注眼前利益,忽视了长期利益的发展,很容易向上级部门支付有限的资金,但在扩张和发展过程中没有足够的资金支持,更重要的是,为了追求暂时的利益,不断破坏现有资源,使资源失去自身价值,影响长期发展。资本投资不足是气象农业科技服务发展的最大障碍,将对基础设施的改善产生影响。
1.2气象预报技术差
如果气象农业科技服务水平大大提高,必须开发不同于公共气象信息服务的产品,提供一系列定时、定点、定量、精细的预测产品。气象农业科技服务在发展过程中也受到预测准确性的很大影响。在基层气象部门,由于当地条件和人员限制,本科以上学历人员缺乏,专业技术人员和中级、高级工程师相对较少,在难度数值预测产品分析过程中缺乏足够的能力,难以满足定时、定点、定量要求,这些都是影响气象农业科技服务发展的问题。
1.气象农业科技服务与经济发展需求不符
如今,科技促进了农业的快速发展,并逐渐朝着现代农业的方向发展。然而,气象农业科技服务仍以传统的方式和流程运作,远远不能满足现代农业发展的需要。急需改进和完善,结合我国农业发展过程中的特点和趋势,不断完善农业气象科技服务内容,特别是重点监测和预测精细化经济作物。
2气象农业科技服务发展对策
2.加强气象科技创新
气象部门要加强气象科技创新,不断完善农业气象科技服务。春季抗旱,“三夏”以气象服务为重点,增加农业气象技术服务范围,结合春夏干旱、关键农业季节,抓住一切有利时机,充分利用气象信息预警平台、手机短信、广播喇叭、电子显示屏、网络等技术手段,及时更新重大灾害性天气信息,提出相关防御措施,改善气象农业科技服务[1]。
2.做好气象灾害风险管理
加强濮阳当地农业气象灾害防御规划,加强农业气象灾害预测和预防,不断建立和完善基层气象组织体系,充分发挥村镇气象负责人的作用,借助气象预警信息平台,及时提供重要天气信息和农业服务策略,确保这些气象信息和服务策略能够传递给每个农民,使农民科学合理的农业生产,提高农业生产经济效益,实现气象农业科技服务的最终目标[2]。
2.3.增加投资,提高气象农业科技服务能力
气象部门要统筹规划,积极争取有关部门的理解和支持,加大对气象科技服务的投入,做好气象农业科技服务工作,就像基础气象业务一样,为气象科技服务能力和服务水平奠定基础。针对农业,推出针对性强、科技含量好的气象服务产品,大大提高气象农业科技服务的社会经济效益,实现基础气象业务与气象科技服务的有效结合,不断提高气象科技为农业服务的力度。
2.4.开发农业气候资源,充分利用新技术
农业气象部门应有效整合具有地方特色的农业和准确的农业,提高气象技术服务的应用能力和水平。为了发展当地区域农业,气象部门需要为区域农业提供相关的气象信息和资源。此外,在为农业提供气象信息的过程中,需要先进的科技支持,为农民提供更科学、准确的气象信息,确保农业生产[3-4]。
3结语
随着全球气候变暖的加剧,气象灾害对社会发展和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逐渐加剧。社会各界开始广泛关注气象技术服务。对于气象部门,应对自身能力,不断加强建设,树立坚定信念,提高气象农业科技服务能力,促进濮阳农业经济快速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