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职称论文网!
工农业论文

农业技术推广在农业生产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一.世界农业推广体系发展现状

农业推广体系是农业推广工作的基础。上世纪初,国家建立了农业推广体系和农业推广工作,开始规范化,二战后逐步发展壮大。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对全球113个国家200家国家农业推广机构的调查,1910年以前,全球只建立了14家国家推广机构,占国家推广机构数量的7%.一些美国发达国家占主要地位。二战前,全球约有48家国家级农业推广机构,约占现有农业推广机构的20%。由于已建成的推广机构发挥了巨大作用,另一方面,由于一些发达国家的援助和一些发展中国家试图通过农业推广解决粮食短缺问题,他们开始建立推广机构。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上约有150个国家级推广组织。据联合国粮农组织调查,目前全球约有5412万农业推广人员。其中:非洲约519万人,亚太地区约39万人,欧洲约115万人,拉丁美洲约313万人,北美约115万人,中东约3万人。

二.美国农业推广体系发展现状

140年前,美国向每个州的一所大学赠送土地“土地赠与法案”并在此基础上创立“土地赠与大学”为了启动,建立了以大学为基础与各级政府合作,以大学和县推广办为两大主体,集教学于一体.科研.推广.服务.农村教育与成人终身教育等功能融为一体,遍布美国各基层县,旨在提高农村劳动者素质.帮助农村青年.农民家庭.农村社区与农业发展的农业合作推广服务体系。1.科研。.教育.推广“三位一体”推广模式。2.健全的推广体系和高素质的推广团队。3.明确推广工作指导方针.目标和任务。4.成功的推广工作经验。5.现代推广手段。6.稳定的资金渠道。7.推广具有较高的社会地位和福利待遇。

三.日本农业推广体系发展现状

日本农业科技推广体系的主管机构是农业水产省.农蚕园艺普及部主要负责制定农业科技推广相关制度,组织组织.协调指导推广工作,培训推广人员等。同时,全日本分为9个区,在各区设立地方组织,负责对都道府县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的监督指导和推广资金的发放。日本地处亚洲季风区,气候变化较大,常受各种自然灾害的侵袭。由于日本农业大多是小企业,抗灾能力低,为了稳定农业,确保农业再生产和国民食品供应,政府将建立保险制度作为防灾的重要手段。日本农业保险制度的重要特点是政府直接参与保险计划,具有强制性质。生产量超过规定金额的农民和农场必须参加保险。具体做法是:投保人按田块数报保险金额。保险金额是被保险农民能得到的最高赔偿金额,保险金额是根据受灾农民能得到的。“每公斤保险金额”乘以标准产量的70%计算。农林渔业部每年规定“每公斤保险金额”标准产量由农业互助社根据田地情况确定。

四.英国农业推广体系发展现状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英国的粮食短缺仍然相当严重。政府继续实施战时对农业的扶持和保护政策,利用全国近80%的土地面积进行农业生产,鼓励粮食生产的发展,减少粮食和农副产品的进口。为了更有效地指导全国农业推广,英国政府于1946年在英格兰和威尔士成立了全国农业咨询局,由英国农业、渔业和食品部直接领导,下设农业土地.兽医调查和奶业的主要任务是向农民和农民提供农业生产.免费咨询科技和农业教育。在中国主要农业地区建立了13个畜牧业实验站和9个园艺实验场。英国农业咨询局(NAAS)1965年,有2075名经过专门培训的专业咨询推广人员。到20世纪70年代初,由于团队的发展,英国农业生产的产值比二战结束时增加了66%,这说明农业发展咨询在促进战后英国农业发展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

五.我国农业推广体系发展现状

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用世界7%的土地支撑着世界21%的人口,这说明农业技术的推广在农业生产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改革开放20多年来,随着我国农业生产力水平的不断提高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不断优化,特别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定和农业生产的效率.科学技术的可持续发展.信息技术.供应生产资料.农产品质量.农业生产者的质量要求越来越高;在计划经济和短缺经济的特点下形成的政府农业推广体系,以及推广理念.推广内容.推广方式方法,特别是机构设置.运行机制.管理方式.在投资渠道等方面,与市场经济体制下的农业生产发展存在诸多不适应。需要不断改进。1.改革政府公共农业科技创新推进制度,要保证改革程序的制度化。2.在农业技术研究和技术推广体系建设中,要充分发挥农民合作组织的特殊作用。3.加强对农业科技企业的市场监管,促进公共科研部门与私营科技企业的合作。此外,国际经验表明,最具活力的科技创新体系是私营部门与公共部门的合作。政府公共农业科技投资分配应引入更多的市场机制,努力通过招标竞争而不是行政分配创造公平竞争的环境,促进民营科技企业的快速崛起。此外,在主要依靠国内力量提供农业科技供应的同时,要注意积极引进国外农业科技成果,优化科研资源的合理配置,提高科技投入的产出效率。

100多年来,由于各国的社会发展,.经济形势和政治制度不同,对农业推广概念的理解也不同[1]。直到20世纪80年代,农业推广界认为,农业推广是交流与非正式教育相结合的双重过程,即一方面向农民传播有益信息,了解农民的问题.愿望和要求;另一方面,帮助农民获得必要的知识.技能和改进措施,使更成功地解决自己的问题。内容主要包括:帮助农民提高农业生产经营管理技能;有效组织农民,认识到共同利益和合作的重要性,积极参与农业推广和产品销售.加工.信贷等活动;引导农民合理安排家庭生活,妥善处理经济.法律事务和子女就业.教育等问题。农业推广服务的核心是农民,而不是技术本身。可以说,农业推广是全面提高农民科技文化素质的过程。所有这些都反映了发达国家农业推广的基本原则,即农业推广是通过培训交流等非强制性知识活动帮助农民解决问题,提高自力更生能力,因此,发达国家将农业推广视为促进农村发展“政策工具”。综上所述,农业推广的性质是教育性的,是指农业推广人员采用新技术.技能.知识.根据国家和农民的需要,组织农民增强知识,改变制度,提高技能,提高产量,提高质量,增加收入,改善农民生活,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促进农村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热门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