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引言
随着互联网和信息技术的出现,全球经济互动频繁,经济一体化趋势越来越明显。虽然这种情况推动了各国经济的发展,但也导致了各国经济的不平衡和危机。因此,世界经济失衡也成为21世纪最复杂的宏观经济问题。
2后金融危机时期世界经济失衡的主要原因。
2.1美国与其他经济体之间的贸易失衡。
美国具有很高的国际影响力,许多经济学家和学者表示,美元是国际货币体系中的主导标准货币。自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受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影响,美元迅速上升到标准货币的位置。随着各国经济和金融的不断繁荣,人们对货币的研究热情也在上升。20世纪70年代以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成立,受牙买加体系的影响,国际货币储备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趋势。进入21世纪后,美元仍然是国际货币体系中的主导货币。与此同时,美国也享受着铸币税带来的巨大利润,这也在一定程度上打开了美国的金融和投资市场。美国公民以低价购买外国商品,可以吸引更多的外国美元储备。上述原因最终导致长期进口大于出口,在资本项目下造成顺差。
2.2投资储蓄差异造成的经济失衡。
投资储备差异是经济研究人员分析中美贸易失衡的重要手段。它以凯恩斯主义经济学为主要基础,分析政府收支平衡关系,推断存储与投资建设的差异。一旦发现问题,就需要采取科学的方法来调控经济,确保财政收支平衡。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美国存储不足和投资过剩主要是由于美国公民热爱消费的习惯。进入21世纪后,美国经济迅速衰退,政府及时启动了赤字财政政策,但不希望储蓄低于投资的差距越来越大。截至2007年,美国储蓄大幅下降,美元迅速升值,对外贸易逆差也在扩大。与此同时,受传统消费观念的影响,东亚国家居民更热衷于储蓄,对投资的热情较低,导致包括中国在内的东亚国家的贸易顺差远小于出口。
2.3石油价格上涨导致输出国贸易顺差增加。
汽车和化工的出现使石油价格飙升,石油一度成为各国争夺的宝贵资源。中东和北非的石油储备丰富,成为国际石油产出的重要组织。金融危机在欧洲和美国爆发后,外国资本对石油产出组织的直接投资不断增加。中东、北非等国利用这些投资扩大石油生产,促进石油产出国出口和贸易顺差的增加。
2.4新经济体本币汇率贬值导致贸易失衡。
现代西方研究人员认为,两国货币之间的货币差异是影响国际收支平衡的重要因素。20世纪90年代,东亚新经济体系的兴起,以中国为首的国家在国际市场上获得了低价外贸的竞争优势。中国的货币长期以来一直被政府人为控制
2.5主要经济体的政府干预。
贸易保护对世界经济失衡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受出口鼓励和进口限制的影响,东亚经济普遍采取奖励出口、限制入口政策,导致外贸失衡;另一方面,受冷战影响,美国限制高科技产品出口,导致经济失衡进一步扩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