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职称论文网!
财经论文

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

一是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紧迫性。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的经济体系模式是计划经济体系。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计划经济体系不再适应中国的发展。该模式的缺点主要体现在权力的高度集中,使地方政府和企业在经济发展中缺乏活力和竞争力,导致经济发展滞后。在计划经济体系中,权力主要集中在中央政府,然后根据国民的需要按需分配材料。这与国民经济计划制定部门如何更公平、更合理地分配材料有关。首要前提是掌握分配材料的人员和储备材料的信息准确性。换句话说,实现资源最佳配置的前提是,国民经济计划部门必须能够拥有制定计划所需的完整、准确的信息,并制定严格、准确的计划。信息的准确性是材料公平合理分配的前提和重要保证,但在现实生活中存在许多不确定性,即信息的存在。任何组织都不可能通过各种手段掌握决策所需的完整信息。规划体系涉及的范围越大,矛盾就越突出,政府规划制定部门也不例外。当国家规划制定部门根据其不完整甚至不准确的信息做出决策并强制实施微观主体时,其结果必然是整个经济运行的更大波动和社会资源的更大浪费。信息问题可以很好地解释为什么计划经济在一定时期可以发挥良好的作用,但在另一时期已成为经济发展的障碍。[1]有些人认为,信息收集、决策和处理系统可以建立,使信息更加准确。从表面上看,该系统的建立确保了信息的准确性,但该系统的信息量越大,传输渠道越多,信息就越容易扭曲。这是因为每个环节的人都会考虑自己的利益,而且他们更喜欢不准确的信息分配。为了减少信息扭曲,使收集到的信息更加真实、可靠,我们必须增加投资,加强对各部门和环节的监控,这反过来会大大增加信息成本。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看,当一个系统安排的运行成本上升到足以抵消该系统的优势(收入)时,这种系统安排将变得不经济,必须被新的系统安排所取代。[1]当一个系统不符合社会发展的需要时,这表明新系统必须取代旧系统,这是社会发展的规律。虽然计划经济体系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表现出了一定的优势,但国民经济在当时取得了良好的成果。但这并不意味着计划经济体系是一个完美的体系,必然会被另一个体系所取代。

二是中国经济体制改革进程。

面对计划经济体制的滞后,针对社会主义发展的市场经济体制逐渐受到党中央的重视。1979年至1981年,在邓小平理论的指导下,全国广泛讨论了经济理论,其中热烈讨论了计划与市场的关系。1984年,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提出,中国社会主义经济是基于公有制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表明计划经济体制开始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场经济体制转变。直到1992年党的十四大明确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理论和实践上一直贯穿于规划与市场关系的探索。例如,孙冶芳重新提出了千规律、万规律、价值规律第一条;薛暮桥提出学会利用价值规律和市场调的作用。[2]党的十二大报告正式提出了规划经济为主,市场调整为辅的改革原则,确定了市场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但不是主体地位,而是基于规划经济的从属补充作用。直到1984年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才确认中国社会主义经济是基于公有制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邓小平同志对这一决定给予了高度评价,并指出:这一决定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则与中国社会主义实践相结合的政治经济学。然而,原则上,1989年党的十三届五中全会重点关注计划经济。直到1992年初,邓小平在南方的谈话中澄清了他对计划和市场关系的看法,并提出:更多的计划或更多的市场不是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之间的28个本质区别。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这从根本上解除了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作为社会基本制度类别的思想约束,正式确定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为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


热门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