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职称论文网!
财经论文

进出口业务中使用电汇结算的风险

近年来,随着我国对外贸易的快速发展,电汇作为国际付款结算方式之一,因其速度快、程序简单、成本低等优点,在实际业务中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但由于电汇本身的性质和特点,决定了电汇结算付款的使用存在一定的风险。本文将分析进出口业务中使用电汇结算的风险,并提出各种预防措施。

一、使用电汇结算方法。

电汇(Telegraphictransfer,简称T/T),是汇款方式之一。是指通过电报、电传或SWIFT(全球银行间金融电信协会)等电信方式向收款人所在地的汇款银行发出付款委托通知,委托汇款银行将款项解付给指定收款人的汇款方式。根据不同的性质,电汇分为前T/T和后T/Tmentinadvance)和后T/T(DeferedPayment)。所谓前T/T,即预付款,是指卖方在发货前已收到货款,然后在合同规定的时间内将货物发送给买方的结算方式。所谓后T/T,即延迟付款,是指卖方在签订合同后先发货,买方在收到货物后再付款的结算方式。显然,对进口信贷更有利。

在传统的进出口贸易中,信用证通常被用作付款的结算方式。然而,由于开立信用证的程序非常复杂,进口商的资金或信商的资金或信用额度,许多进口商不愿意开立证书,而是倾向于使用电汇结算。中国也不例外。电汇结算方式在我国进出口业务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是中小企业出口业务的主要结算方式。根据上海外汇管理局的数据,目前上海50%以上的出口业务采用电汇结算,而在广东、浙江,80%以上的中小企业出口业务采用电汇支付,大部分采用后T/T。因此,出口商面临的风险是不言而喻的。

二、电汇结算风险。

虽然电汇结算方法具有程序简单、速度快、成本低的优点,在实际业务中深受中小企业的欢迎,但电汇是一种基于商业信用的结算方法。如果使用不当或有点粗心,将给双方带来巨大的风险。对于出口商,使用电汇结算的主要风险如下:

(1)进口商的风险。

由于国际市场竞争日益激烈,进口商在交易中占据主导地位,出口商往往只能通过货到付款来达成交易。出口商应先发货,进口商收到货物后应立即或在一定期限内通过电汇将货款汇给出口商。这种结算方式相当于出口商向进口商提供信用和资金融合。进口商不承担任何风险,出口商面临以下两个风险:

首先,由于市场恶化,进口商无法支付,导致出口商承担长期占用资金或无法收回货款的风险。这一现象在金融危机后尤为突出;二是进口商恶意实施电汇欺诈,导致出口商资金和货物短缺。电汇欺诈是指进口商在正常贸易的旗帜下,故意伪造、修改电汇凭证,谎称已支付或汇款,诱使出口企业发货,骗取出口货物的违法行为。

(2)业务银行的技术风险。

所谓技术风险,是指出口商因汇出行设计汇款路线不合理或汇出行无法收到或及时收到内容完整准确的付款委托书而承担迟收汇款的风险。具体情况有两种:一是汇出行设计汇款路线不合理、不畅通或选择的解付行效率低,导致迟收;二是汇出行不能使解付行收到或及时收到内容完整准确的付款委托书,导致出口商迟收汇款。


热门期刊